國家主席習近平19日主持首屆中國—中亞峰會,發表主旨講話。全國政協常委、澳門歸僑總會會長劉雅煌表示,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是次峰會是今年中國首場重大主場外交,正打造歐亞大陸腹地穩定帶,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今天的西安就像數千年前在全世界開啟絲綢之路一樣,仍是連接歐亞大陸、眾多國家、不同文化和廣大民眾的友誼金橋,凝聚起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合力,讓包括澳門僑界人士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倍感鼓舞與自豪。
劉雅煌表示,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中亞處在聯通東西、貫穿南北的十字路口。在這個關鍵歷史時刻,習近平主席發表的重要講話,指出深化雙方合作的重大意義,並提出“四點主張”、“四個堅持”、“八點建議”,為開啟中國—中亞合作新時代開闢了新前景。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與中亞各國始終相互尊重、同舟共濟,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歷史性跨越,樹立了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典範。實踐證明,中國與中亞合作具有超越時代和地域的生命力和價值,為致力於睦鄰友好和共同繁榮的國家提供了有益借鑒。
劉雅煌表示,中國與中亞國家建交31年來,在擴大產業、高新技術,保障糧食安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歷史性、突破性的新成就,共同打造合作新格局。近日在北京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僑團會長會晤,均盛讚是次中亞峰會的舉行適逢其時,對華僑華人在中亞國家投資興業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以及對新時代中國—中亞合作關係感到鼓舞雀躍。在共建“一帶一路”邁入第二個十年的高光時刻,劉雅煌建議在澳門創立“一帶一路”科學院,有利於更好整合沿線科研資源,促進中亞國家科技創新與合作,為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支撐。
澳門僑總將一如既往充分發揮聯通內外的優勢,透過“三向六位”、“雙向奔赴”加強與中亞國家和地區僑界的交流合作,牽線搭橋,在推動中亞務實合作和民心相通發揮重要的僑界作用,助力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