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4月10日舉辦榮譽博士講座,邀請澳門大學榮譽社會科學劉藝良博士擔任主講嘉賓,就「『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雙戰略背景下的澳門機遇和挑戰」作專題演講。劉藝良表示,澳門拓展國際發展空間至關重要,需思考如何把握「一帶一路」機遇,為澳門帶來商機及發揮自身作用,同時響應特區政府推動「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向,鼓勵澳門企業及青年人走進大灣區發展。
講座在澳門大學劉少榮樓劉佐德伉儷演講廳舉行,逾400名學校師生、社會各界人士出席,氣氛熱烈。
澳門大學副校長(學術)暨社會科學學院代院長倪明選致歡迎辭時表示,長期以來,劉藝良博士關心澳門,服務社會,除了在商業上成就斐然,劉博士亦致力推進特區在政治、教育、社團、慈善等方面的發展,其貢獻深受社會各界人士的肯定和讚賞。近年來,為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計劃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劉博士積極利用其澳區全國人大代表的身分及其在僑界的影響力,出謀獻策,推動澳門把握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深化與內地合作。
把握帶路機遇帶來商機
講座上,劉藝良博士論述澳門如何發揮自身優勢,融合國家的戰略發展,以支持特區實現經濟多元化,並就澳門的人才政策如何配合新的發展機遇分享真知灼見。
他接受訪問時表示,國家提倡「一帶一路」倡議後,今年踏入第六年,澳門特區政府與澳門社會對此表示高度關注及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的相關工作,又專門成立工作委員會,並由行政長官擔任主席。以澳門的角度看,需思考如何把握及響應「一帶一路」機遇,為澳門帶來商機及發揮自身作用至關重要。
同時,劉藝良博士出任歸僑總會會長,認為澳門作為歷史上的海上絲綢之路的節點,澳門僑界均積極廣泛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所聯繫及交流,一直以來發揮著橋樑作用。以實際情況來看,他認為澳門需要拓展國際發展空間,目前已經有不少澳門企業及青年人到東南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他以在緬甸發展飲食店為例,雖在澳門是個小食店,但在緬甸因成本低、物業價格低,發展較為理想;因應澳門作為「美食之都」,以美食文化到當地推廣頗受歡迎,不少開設的中餐廳均聞名東南亞。
大灣區為創業提供機遇
他續稱,為配合粵港澳大灣區合作,需響應特區政府推動「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向,自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後,很多青年人對於如何融入大灣區發展及帶來的機遇表示關注;中央領導小組亦就《規劃綱要》先後舉行兩次會議,隨後出台8項政策措施,當中包括優化出入境手續、貨物通關便利、3地車輛通行等,為澳門企業及青年創業提供更多機遇和更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