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媒體聚焦兩會
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開幕,人民大會堂外熱鬧非常
關注民生等重大事宜內容全面務實
澳委員高度評價工作報告
【澳門日報記者鄭振東北京三日電】多位澳區全國政協委員認為政協工作報告精煉地總結去年的工作情況,要求港澳台僑胞發揮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積極作用,並以構建學習型政協組織和委員隊伍為目標,關注涉及民生等重大事宜,內容務實。委員將發揮職能,為社會新形勢發展建言獻策。
委員應更好發揮職能
常委楊俊文指出,工作報告表達了政協對我國民生問題的高度關注,如增加農村收入、環保、減排、醫保、居民就業、中小企業貸款難等一系列問題。在去年,針對相關的民生問題,全國政協委派專家深入調研,多項調研的時間達數月,其間撰寫多份報告,均獲中央高度關注。他認為,委員要更好發揮自身職能,應該先研究、後提議。
他指出,全國政協更提出港、澳地區委員須加強與省級、市級政協合作,與當地政協相互配合開展調研,善用各界人際網絡、知識網絡。此中,在中聯辦協調下,澳區的省級、市級政協委員也參與了相關的訊息傳達、研究工作,有利於提升各級政協委員的工作素質。
強調團結民主兩重點
委員賀定一表示,去年是國家歷史上重要的一年,今年須持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產生的衝擊,適時調整經濟發展結構,任務繁重。今年也是“十一五”規劃總結一年,應為“十二五”規劃創造有利條件。賈主席的報告篇幅不長,但內容充實,從六方面回顧過去一年工作;對於今年工作部署,強調要始終高舉愛國及社會主義旗幟,緊扣團結、民主兩個重點,圍繞國家中心任務開展各項工作,可見政協工作更受重視、作用更大。
報告指出,將繼續支持“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港、澳特區繁榮穩定,更點出加強粵港澳合作。政協委員應抓緊機遇、發揮作用,推動澳門融入區域合作,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經濟再上新的台階。
發揮優勢促兩岸發展
劉衍泉指報告內容務實,涵蓋面廣。去年面對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中央仍能做好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各項工作,成績卓越。認同報告要求構建學習型政協組織和委員隊伍,委員須與時俱進,努力發揮政協委員的職能。
顏延齡指出,工作報告簡明、扼要,總結了政協過去一年工作,強調提高政協委員職能,尤其港、澳委員如何更好發生作用。此中,政協委員須深入組織專題調研、專項研究,今年澳區委員將針對本澳社情實況,提出數項建議,為社會建設、發展建言獻策。
就報告中指大力開展團結聯誼工作,不斷密切港澳台僑同胞聯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積極推動者,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促進者,顏延齡表示贊同,港、澳政協委員應更有責任從事相關工作,發揮作用,利用交流平台優勢,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貢獻。
續支持港澳繁榮發展
黃如楷表示,近年國家日益重視港、澳政協委員的作用。隨着國家持續發展,政協須持續發揮對外友好交往的橋樑作用,增進國際社會對國家政治制度、政黨制度和人民政協的了解和認識。報告提及,支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發揮積極作用,組織他們就深化粵港澳合作等重大問題開展調研、及時通報重要情況,黃如楷認為區域合作為國家的一貫方針,委員將對此持續關注及研究。
黎振強指出,國家去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經濟相對困難,在國家主席胡錦濤帶領下,全國政協發揮職能,建言獻策。對於國家關注經濟發展及結構調整,本澳可否從中借鑑,促進自身經濟適度多元?黎振強認為,汲取過去一年應對金融海嘯的經驗,在較結實的工作基礎上,本澳應落實國家提出的適度多元化的任務,各方面已不斷努力,相信今年將有突破。
關注民生利社會和諧
李向玉指出,政協委員須做好自身工作,積極參政議政,提案須更具質量、水平,為澳門發展、繁榮穩定方面作進一步努力。對於報告指出須培養人才,本澳同樣面對相同情況,兩者有否相互關係?從中澳門可獲哪些支援?他指澳門須通過具體事項與內地多交流、合作,如澳門大學在橫琴建校,在各方面領域深化合作,例如參與國家制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他希望澳門多思考澳門人才的規劃及培養問題,共同為澳門培育高質素人才而努力。
蘇樹輝表示,工作報告關於民生事務的篇幅多於經濟事務,體現國家以民為本的政策。可見政協委員能夠點出民生問題,協助政府機關了解民情民意,對構建和諧社會,將經濟成果惠澤各階層居民,起着重要作用。他認同報告中委員進一步發揮界別優勢、各界別資源優化配置等,透過區域合作、視察及研討交流,相信可互補不足。
明日,澳區全國政協將舉行小組會議,討論政協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