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聯主席林軍在致辭中指出,一百年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林軍表示,追憶辛亥革命波瀾壯闊的歷史,深切懷念為了國家解放、民族復興不懈奮鬥、英勇犧牲的志士仁人、革命先烈,就是為了要繼承辛亥革命的精神,繼續為國家統一、民族振興而不懈奮鬥。廣大僑胞要牢記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在致辭時說,100年前,無數仁人志士在孫中山等革命先賢的領導下,展開了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推翻了統治中國2000餘年的封建帝制,為建立富強、民主、自由的新中國拉開了序幕。在這場偉大的革命運動中,華僑作為辛亥革命最早的成員和最積極的生力軍,大力支持革命,英勇投身革命,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中國民族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臺灣中華僑聯總會理事長簡漢生對海外僑胞在推動中國和平統一大業過程中的巨大作用予以肯定並寄予厚望,他指出,兩岸隔離60多年,雖然最近數年的交流頻繁,但兩岸之間畢竟有許多隔閡尚待一一克服,處理兩岸問題要“求同存異”,如何擴大“同”和如何縮小“異”成為最重要的問題。僑界應高瞻遠矚,對世界局勢和中國發展審時度勢,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早日實現。
紀念大會後,由中國僑聯和臺灣中華僑聯總會共同舉辦的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圖片展在澳門開展。此次展覽分為“華僑與辛亥革命”與“建國方略與復興偉業”兩個部分,分別用100張珍貴照片,回顧了華僑華人為辛亥革命做出的重要貢獻,以及孫中山建國方略實現的偉大歷程。“華僑與辛亥革命”圖片展,以華僑是革命團體的創建者、華僑是革命思想的積極宣傳者、華僑是革命運動的有力支持者、華僑是革命起義的英勇獻身者等四部分,展現了華僑作為辛亥革命的中堅力量,為辛亥革命做出的傑出貢獻。“建國方略與復興偉業”圖片展展現了100年來中國交通開放、商港開闢、水利發展、民生進步等10個方面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前景。
澳門是孫中山發動辛亥革命的主要策源地之一,海外和兩岸僑界代表前往澳門鏡湖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