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僑總會10月10日下午三時舉行健康專題講座,逾百會員出席。主講嘉賓之一的北京癌症專家李家亮表示,港澳地區是全球最長壽的人群之一,卻伴隨着癌症高發率。由於腫瘤發生與環境因素、生活方式等有關,輻射、污染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加速腫瘤的形成,建議多運動,並按時針對性檢查。
癌症是世界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我國癌症發病形勢更加嚴峻,近年來發病率與死亡率持續上升。中國人癌症死亡率在過去三十年增長八成,全國每分鐘就有六人被確診為癌症,有五人死於癌症;每天有八千五百五十人成為癌症患者,每七至八人中就有一人死於癌症。世衛組織指出,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的癌症都可以預防。癌症預防的成本,遠低於癌症治療。但對於腫瘤預防,國人大多所知甚少,從事腫瘤預防的專業人員更是匱乏。
對此,李家亮結合多年臨床經驗,向與會者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腫瘤的相關基本知識及針對性檢查預防方法,向現場觀眾講述甚麼是腫瘤?自己是否存在腫瘤風險?如何知道自己的腫瘤風險?腫瘤能否針對性預防?
他指出,腫瘤發生是一個多因素、多階段的複雜漸進過程,與環境因素、生活方式、遺傳免疫等因素密切相關,輻射、污染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缺乏運動、不良飲食、熬夜等都會加速腫瘤的形成。“中國一年有三百五十萬人患癌,單單戒煙便能減少一百萬人患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飽食、多吃蔬菜水果、多運動、提高生活幸福感、按時針對性檢查,都是防治腫瘤的有效途徑。
他稱,港澳地區是全球最長壽的人群之一,卻伴隨着癌症高發率,因癌症是老年性疾病,“年齡越大患病率、發病率越高”。問題是生活環境改變,尤其是生活在靠近重工業地區的居民,患癌正有年輕化趨勢。希望通過本次講座,普及腫瘤預 防基本知識,讓與會者了解腫瘤預防的具體方法,減少患腫瘤的風險。
講座並邀得北京癌症專家牛立志主講“癌症納米刀消融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