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灣仔碼頭”,多會令人聯想到水餃,該品牌創始人臧建和被人稱作“水餃皇后”。為養大兩名女兒,臧姑娘試過一日捱三份工,當過酒樓洗碗工、電車清潔工,也擔任過私家看護。中途因跌傷腰骨,迫使其推着木頭車走上香港灣仔碼頭擺賣自製的北京水餃,譜寫一段白手興家的不朽傳奇,成就婦女“半邊天”的重任。
迎難而上打好仗
面對重重障礙,她笑言不怕挑戰,並教路:“解決困難就像是一個飛越,必須要迎着困難上,克服一路上的種種考驗,認真打好這場仗!”
昨日下午三時,澳門僑界婦女協會假皇都酒店維凱廳舉行“事業與家庭奮鬥經驗分享會”,臧建和與女兒黃蓓應邀主講,向逾二百名居民大談不平凡的人生經歷。
一九七二年,臧建和辭去了在青島的護士工作,帶着兩名女兒到泰國與丈夫團聚。豈料有財勢的婆婆嫌棄她沒有生下男孩,不能傳香火,早已為丈夫另外娶妻生子。當時她自尊心受盡打擊,決定帶着兩名女兒到香港,因沒有特長,也沒有任何親戚,但堅信女人不能成為弱者,故選擇開一間經營餃子生意的小店,從薄利和勤儉中儲到一筆小本。
臧建和稱,“在這種強烈的願望下,我苦幹了七年。因為家中僅有的地方白天全部用來做工,其中五年是晚上鋪一張蓆子就地而睡,就這樣我咬緊牙關,憑着一股韌勁走了下去。”
一九八五年,經過幾年小販生涯的積累,以及和日本商家的幾輪談判後,臧建和終於開了第一間水餃工廠,並且讓水餃打入香港的日資百貨超市;一九九七年更與美國食品公司正式合資,使生產過程邁向現代化,自此打入國際化大公司行列。如今,“灣仔碼頭”已經佔據了內地華南冷凍食品市場的半壁江山,並對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出口,走向世界。
不斷改良擴市場
她受訪指出,當初前往香港是她的人生轉捩點,惟當時香港人不認識餃子。如何讓這種被北方人譽為最好味的中國美食,打進南方人的心裏?雖然遇到十分大的阻力與困難,但為了謀生,祇能拿出認真,用最大努力研究餃子,不斷摸索餃子的口感並改良,力求貼近南方人的口味,讓全國甚至外國領會到這道中國美食。
人生總有低潮時期,臧建和憶述當初的六神無主、苦惱模樣。但作為母親,祇能跟自己說“不能在困難面前低頭”,且常以兩名女兒來激發勇氣與動力,成為一個稱職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