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總傳達兩會精神 發揮好「僑」獨特作用

  澳門歸僑總會3月30日在皇都酒店二樓維凱廳舉行「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報告會」。報告會由常務副會長陳健英主持。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僑總會長劉藝良,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僑總榮譽會長梁樹森,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僑總監事長劉雅煌先後向與會的理監事、會員及僑界社團代表傳達了「兩會」基本情況和參加「兩會」的心得。劉藝良期望僑胞和會員能藉此更多瞭解國家發展與政策,進一步深入領會「兩會」精神,發揮好「僑」字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配合國家給予的任務和責任,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畫好海內外中華兒女最大同心圓而共同努力。

 

  


  劉藝良向與會者簡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情況,包括大會主要精神、政府工作報告、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國家發改委報告、「兩高」報告、外商投資法及韓正副總理在澳門代表團的講話精神等。他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法履行職能,完成了憲法修改的崇高任務,強化對憲法實施的監督,為改革發展穩定提供法治保障;中央對澳門發展的期望和要求及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履職情況等分享。他表示,今年澳門代表團十二位代表共提交78份建議,主題突出,質量較高;這次澳門代表團三次向中外媒體開放,在所有代表團中位居前列,特別是三月五日下午首次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即向媒體開放,是所有代表團中第一個,吸引了46間中外媒體前來採訪報道,為歷年之最。
          

   

 

  他用「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推動解決重點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來總結政府報告的主要精神。他指出,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强調,過去的一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是本屆政府依法履職第一年。去年中國面臨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GDP仍然增長6.6%(去年預計6.5%),總能量突破90萬億元的經濟成就;2019年政府主要工作包括12個方面,其中,全年減稅降費近2萬億元,政府要過緊日子;新制訂的《外商投資法》,有利於促進外商投資,明確保護外商合法權益。內地投資大門將繼續開放,在國際上更具吸引力。
          

   

 

  他表示,兩會期間,澳門代表關心的其中一個重點是區域合作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等議題。他強調,2018年,國家的發展確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如今本澳的發展定位豐富為「一中心,兩平台,一基地」,體現了中央對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快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步伐的關心和支持。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要緊密結合澳門實際,貫徹兩會精神,發揮澳門所長服務國家所需,支持特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為促進澳門繁榮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新時代的委員應有新形象
          

  梁樹森表示,這次會議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關鍵之年的重要時刻召開的。他傳達今次會議主要精神包括五點:一是回顧全國政協2018年工作;二是明確新時代條件下人民政協工作新方位新使命。人民政協是適合中國國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獨特優勢的制度安排;三是提出要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會議強調,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廣泛凝聚正能量,是人民政協服務黨和國家中心任務的必然要求;四是強調要發揮人民政協大團結大聯合組織作用,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要廣泛凝心聚力。應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圖謀和行徑。廣泛團結海外僑胞,維護僑胞合法權益。積極開展對外交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五是對政協委員履職盡責提出新要求。新時代的政協委員也要有新時代的形象。他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希望委員們勇於擔當、務實作為,充分發揮雙重積極作用,當好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的貢獻者,當好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捍衛者,當好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積極作為的支持者,當好愛國愛港愛澳精神的傳承者。
做好對外傳播

  中國聲音的「外交使者」
          

  劉雅煌表示,今年全國政協委員共收到5113件提案,立案3859件,其中委員提案3499件,佔總數的90.67%。立案提案中有1484件經濟建設方面的提案,佔總數的38.46%,主要是關於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京津冀、長三角區域發展,共建「一帶一路」方面的內容。此次會議務實高效、風清氣正,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共提交70份提案,積極建言獻策,是一次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大會。兩會釋放出很多政策紅利,為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民生改善掃清了不少障礙。他用「民」、「減」、「活」三個字來概括今年兩會的三條主線,分別是,「民」,指的是重視民生。很多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民生問題都得到回應和逐步解決;「減」指加大減稅降負。政府報告中分別提到30多個「減」和「降」。其中減稅降費的動作比較大;「活」,是指政策的靈活性提高。中央不是採取大水漫灌的方式「一刀切」,而是有針對性的「對症下藥」。在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下,兼具維穩和靈活性。

  他認為,國際競爭中,已從1.0版的企業之間的競爭,上升到2.0版的政府之間的較量。澳門應配合國家全面改革開放的政策持續發揮自身綜合優勢。而僑胞作為對外傳播中國聲音和中國方案的「外交使者」,也是國家建設發展的參與者,還是溝通中國與外國之間的聯結者,未來更應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他還強調,要引導和鼓勵年輕人主動融入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僑總發揮好橋樑作用,為年輕人創業營造更有利條件。積極融入到國家發展大局,根據國家所需,發揮澳門所長,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個人智慧和力量。

其他動態